我們所謂的”保濕”,是指維持皮膚的水分平衡,避免皮膚乾燥老化。而保濕的關鍵在於角質層,只有當角質層的含水量充足時才能使肌膚自然呈現柔軟、光滑有彈性的狀態。所以大部分的保濕產品,其實都是設計如何讓角質層更加濕潤保水。

保濕原理-皮膚為什麼會缺水、保濕屏障(角質層)、角質受損的影響

我們皮膚本來就有一層天然的保濕屏障(角質層),它能防止皮膚的水分散失,並且吸收外界環境的水分使皮膚保持水分。當保濕屏障(角質層)受損時,皮膚水分就會散失過多,造成皮膚缺水。而我們使用保濕成分就能幫助、加強角質層保濕能力。

保濕屏障(角質層)-皮膚的保濕英雄

角質層是我們皮膚的主要保濕屏障,你可以把它看作是由角原細胞緊密堆疊而成的一道牆。這些細胞之間的空隙被脂質成分填滿,有效地防止水分流失。

角質層中的保濕元素是一個混合體,包括脂質、皮脂、30%天然保濕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 NMF)、10%油性成分組成。這些油性成分能緊密結合天然保濕因子,防止它們流失。而天然保濕因子更為關鍵,它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穩定角質層中水份,還能使皮膚具有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的能力

但是天然保濕因子必須在pH4-6 的條件下才能正常工作,當 pH 值超過 7 時則會失去活性。所以長期使用鹼性肥皂洗臉,或是如環境或老化等的因素使得天然保濕因子失效和減少,就會造成皮膚無法吸收水分而乾燥裂開。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含有親水性保濕成分的產品,以補充角質層可能缺失的保濕成分。所以,當我們談到保濕時,角質層確實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保濕原理-角質如何保濕

角質層受損的影響

角質層受損對皮膚來說可是大事!無論是由於嚴苛的環境條件、過度清潔、過度去角質,還是使用了含有刺激或過敏成分的產品,或者是皮脂分泌不足,這些都會對角質層造成嚴重影響。造成角質層細胞變薄、排列混亂,而且脂質也會減少。

當角質層出了問題,皮膚(包括表皮和真皮)內的水分就會大量流失。這可是導致一系列皮膚問題的開始:乾燥、緊繃、缺乏彈性、出現皺紋,甚至會加速皮膚老化,使膚色變得更加灰暗。

所以,保護角質層的重要性絕對不能被忽視。別只想著去角質或使用強烈的皮膚護理產品,優質的角質層才是健康皮膚的基石!一定要倍加珍惜它。


如何保濕-保濕成分的作用和分類

要做好保濕,讓皮膚光滑、柔嫩有彈性,必須讓角質層的含水量多於10~20%。要達到這個目標需做好兩部分保濕: 一部分是使用能強力結合天然保濕因子和水分的物質,保持角質細胞內或角質細胞間濕潤;另一部分是使用與水不容的物質,在皮膚表面和角質細胞間形成潤滑膜,產生封閉作用防止水分散發。前者一般稱為”親水性保濕成分”,後者稱”親油性保濕成分”。保養品通常會結合這兩類保濕成分,以達到最佳的保濕效果。

親水性保濕成分-又稱吸濕劑、保濕劑

親水性保濕成分的保濕作用極強,能增強皮膚角質成的吸水能力,並與水分子結合達到保濕作用。這類成分例如: 胺基酸類(amino acid)、甘油(Glycerin)、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尿囊素(Urea)等。

親油性保濕成分-又稱封閉劑、潤膚劑

親油性保濕成分與水不容,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潤滑膜,產生封閉作用,防止水分蒸發。這類成分的例子有: 各種動植物油、多元醇類、蜂蠟、羊毛脂、凡士林、卵磷脂等。


常見保濕問題

  • 是否所有皮膚類型都需要保濕?

是的,所有皮膚類型都需要保濕。不論是乾性、油性還是混合型皮膚,保持角質層水分是避免多種皮膚問題的關鍵。

  • 洗臉後多久時間內該做保濕?

洗完臉後立即保濕效果最好。洗臉會將表面的油脂、皮脂帶走部分,此時角質層的水分容易散失,皮膚就會開始乾燥、緊繃,此時再做保濕效果就會減弱。因此,建議洗臉後三分鐘內完成保濕步驟。

  •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保濕產品?

考慮皮膚類型、季節以及特定皮膚問題。對於乾性皮膚,選擇含有較高濃度的親油性成分;對於油性或暗瘡性皮膚,選擇無油或油分控制產品。

不同膚質保濕方法-不同氣候保濕方法
  • 冬天和夏天保濕有什麼不同?

季節變換會影響皮膚的保濕需求。冬天,皮膚容易乾燥,因此可能需要更濃厚的保濕品。夏天則可能需要更輕盈、易吸收的產品。

  • 油性皮膚適合用鹼性皂類產品洗臉嗎?

油性肌膚使用鹼性皂類產品更容易把髒污和油垢洗淨,對肌膚的pH值破壞通常也能在數小時內回復。但長期使用還是可能造成天然保濕因子失效或是肌膚共生菌的失衡造成保濕屏障破壞,反而造成肌膚大量出油。建議使用pH值接近皮膚的洗面奶或無皂潔面產品,可以溫和去除多餘油脂和污垢,同時保持皮膚水油平衡。

  • 油性肌膚如何保濕?

油性肌膚也需要保濕,因為油性肌膚並不意味著水分充足。選擇無油或專為油性肌膚設計的保濕產品,可以幫助平衡肌膚的油脂和水分分泌,減少毛孔堵塞和痤瘡的產生。同時要注意控制洗臉的頻率和溫度。過度清潔會刺激皮膚分泌更多油脂。

  • 乾性肌膚如何保濕?

乾性肌膚應選擇含有高效親水親油保濕成分的產品,如透明質酸(玻尿酸)、天然保濕因子、植物油等,這些成分起到吸收和鎖住水分的作用,同時修復皮膚屏障,防止水分流失。此外,乾性肌膚還應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香料的產品,以免刺激皮膚並使皮膚乾燥。

  • 保濕與抗老有何關聯?

保濕是抗老的基石。皮膚水分不足會加速老化過程,導致皺紋和細紋更明顯。

  • 頻繁使用保濕產品會讓皮膚依賴嗎?

目前的研究並無證據顯示頻繁使用保濕產品會造成皮膚依賴。正確使用保濕產品不會讓皮膚變得“懶惰”或依賴,反而有助於維護皮膚健康。

  • 是不是越多成分的保濕產品越好?

過多的成分可能增加皮膚發生過敏或刺激的風險,同時還有可能阻塞毛孔。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適自己皮膚需求的產品,而不是成分最多的產品。

  • 高價的保濕產品一定比低價的效果好嗎?

雖然設計出一款能深度保濕、甚至穿透角質層的保濕產品是大家的目標。但實際上,根據目前的科技,只有少量的小分子成分能夠通過角質層,這還需要搭配特別的配方。即便是高價的保濕產品其保濕成分大多只對角質層起作用。而且對許多人來說,肌膚的一些問題往往是角質層的照顧不當造成。所以,選用對自己肌膚最適合的保濕產品遠比選擇高價的產品來得重要。

  • 精華液、面膜的保濕效果是否更好?

精華液和面膜在保濕方面不一定是必需的,但它們確實有潛力提供更深層的保濕效果。精華液通常含有高濃度的活性成分和小分子,如果配方設計得當,這些成分能更有效地滲透皮膚 (儘管大部分還是會留在角質層)。面膜則通過密封臉部和提高皮膚溫度來打開毛孔,這有助於活性成分的滲透和吸收。因此,在配方優良的情況下,這兩者確實可能在保濕效果上優於其他產品。但要小心,由於它們可能更深入地作用於皮膚,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是否會引起皮膚刺激或過敏等不良反應。

面膜保濕原理-面膜清潔原理

常見的保濕成分介紹

保濕成分可簡單分為親水性和親油性,但並非只能單一性質,許多成分能同時具備親水和親油性質,在保濕上有特殊效果。許多植物油雖然是親油性,卻有一些特殊功效如美白、抗老等,同時取得不易,所以售價上會較高。油性膚質的人在使用時要盡量避開油性成分,否則容易堵塞毛孔。

親水性保濕成分

透明質酸、玻尿酸(Hyaluronic Acid)— 優異的保水和潤滑作用,保濕能力遠超一般常用吸濕成分

甘油(Glycerin)— 吸引和保持水分,主要親水性,但同時也有親油性質,相當常見且優異的保濕成分。

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 擁有吸水性和滲透性,經常用作皮膚護理劑。

尿素(Urea)— 改善皮膚保水能力,對乾燥皮膚特別有效。

聚甘油(Polyglyceryl)— 吸引水分,幫助防止皮膚乾燥。

β-葡聚糖(Beta-Glucan)— 具有良好的保濕和抗炎特性。

PCA-Na(Sodium PCA)— 皮膚的天然保濕因子之一,能鎖定水分,同時有親油性質。

乳酸(Lactic Acid)— 除了作為去角質劑,還有保濕效果。

積雪草提取物(Centella Asiatica Extract)— 有助於皮膚修復和保濕。

玫瑰水(Rose Water)— 除了芳香,還有一定的保濕作用。

甜菜鹼(Betaine)— 有助於平衡皮膚的水油比例。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 具有親水親油性質且無毒無刺激,可幫助保濕和潤滑。

維他命B5(Vitamin B5)— 幫助皮膚保持水分,並有抗敏感,抗發炎等修復皮膚效果。

維他命B3(Vitamin B3, Niacinamide/Niacin)— 具有保濕、抗炎和明亮膚色的多種效果。它具有一定的親水性,有助於提高皮膚的水分含量,並可以增強皮膚屏障功能。

胺基酸(Amino Acids)— 能夠幫助皮膚保持水分。

胜肽(Peptides)—除了抗衰老外,還有保濕效果。但分子較大,要搭配其他成分使用。

綠茶提取物(Green Tea Extract)— 具有抗炎和保濕效果。

蘆薈(Aloe Vera)— 為皮膚提供即時保濕。

尿囊素(Allantoin)— 具有舒緩和保濕作用。

海藻醣(Fucoidan)— 來自海藻和其他海洋植物,具有出色的保濕和抗炎特性。也能與皮膚的天然油脂層相互作用,提供全面的保濕效果。

甲基葡萄糖醚(Methyl Gluceth)— 為皮膚提供持久的保濕。

親油性保濕成分

神經醯胺(Ceramides)— 天然保濕因子之一,高保濕作用,是皮膚天然屏障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有助於保持皮膚水分,因此也具有親水性。可以止水分流失,並保持皮膚柔軟和滋潤。

角鯊烷(Squalane)— 同樣能親水親油,能鎖定水分。

玫瑰果油(Rosehip Oil)— 具有修復和保濕效果。

月桂酸異硬脂酯(Isostearyl Isostearate)— 用於鎖定皮膚水分。

二甲基矽油(Dimethicone)—常見於護膚品,具有優秀的保濕和潤滑特性。

乳木果油(Shea Butter)— 為皮膚提供深層滋潤。

椰子油(Coconut Oil)— 具有豐富的脂肪酸,有助於保濕。

荷荷芭油(Jojoba Oil)— 與皮膚自然油脂相似,容易吸收。

維他命E(Vitamin E)—具抗氧化和保濕特性。

夏威夷果仁油(Macadamia Nut Oil)— 含有健康的脂肪酸,對皮膚有滋潤效果。

甜杏仁油(Sweet Almond Oil)— 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具有保濕效果。

玫瑰果油(Rosehip Oil)— 具有修復和保濕效果。

 回首頁    回保養知識

其它文章

深入了解胺基酸洗面乳
如何挑選胺基酸洗面乳?胺基酸洗面乳是什麼?胺基酸洗面乳間的差異

正確洗臉方式/避免過度清潔
保養第一步, 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過度清潔臉部造成的傷害可能比不洗臉還嚴重. 這裡可以學習如何正確洗臉以及各類膚質的洗臉注意事項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洗面乳
皂基、SLS、SLES、胺基酸、兩性離子的洗面乳如何選擇? 挑選不會過度清潔的洗面乳方法. 各種肌膚挑選洗面乳注意事項

洗臉產品問答之一
男性女性專用、低PH值、去角質、抗痘、美白、深層清潔的洗臉產品真的有效嗎?黑頭粉刺能洗掉嗎?

洗臉產品問答之二
水楊酸洗面乳、乳酸洗面乳、酵素洗面乳、胺基酸洗面乳、洗臉皂介紹

要怎麼才會白! 美白原理
美白基本原理介紹, 為什麼一些美白保養品感覺沒用? 是不是越新的美白產品或美白成分效果會比較好? 不花錢的美白辦法

保濕原理: 保護你的”皮膚之鑰” — 角質層
肌膚屏障、補水、鎖水、封閉性保濕等保濕相關術語,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意義? 保濕成分介紹

皮膚結構
表皮、真皮、皮下組織、角質層、顆粒層、棘狀層、基底層等介紹

不含防腐劑的保養品?防腐劑Paraben很危險?
防腐劑、殺菌劑、抗氧化劑是什麼?為什麼要保養品要添加防腐劑和抗氧化劑?

吃膠原蛋白有用? 如何補充膠原蛋白?
市面上常常聽到吃膠原蛋白可以讓皮膚變得更緊緻、光滑和有彈性,真的有效嗎?

老人斑、曬斑、雀斑、肝斑、發炎後色素沉澱
如何避免臉上的斑點?美白淡斑保養品對斑點有效嗎?斑的預防和處理

UVA、UVB、SPF、PA+ 等防曬產品名詞意義與問題
UVA、UVB、SPF、PA+、★ 、UVA(圓圈)、星號★ 、(BOOTS STAR)臨界波長(critical wavelength)、寬頻防護(Broad Spectrum)等防曬知識